龙8龙国际long8龙8游戏

鋼鐵行業專題報告:國產鐵礦石,國家戰略安全保障

時間: 2023-04-25 15:36來源: 華創證券

一、鐵礦石是重要戰略礦產

(一)鐵礦石是我國進口主要大宗商品之一

鐵礦石是我國進口的主要大宗商品之一,而近年來隨著鐵礦石價格的上漲,我國為了滿 足國內鋼鐵企業生產花費大量外匯。2022 年,我國進口鐵礦石花費約 1280.97 億美元, 在鐵礦石價格更高的 2021 年,我國更是花費了 1846.74 億美元進口鐵礦石。2008 年以 來進口金額占總進口額始終維持在 3%-7%左右。2022 年、2023 年 1-2 月進口總額 8498 億元、1424 億元,位列第五,僅次于電子技術、集成電路、原油、食品。

(二)我國鐵礦石自給率較低

我國鋼鐵生產工藝主要以長流程煉鋼為主。而長流程煉鋼上游最主要的原材料便是鐵礦 石。隨著我國鋼鐵產能的不斷增長,對于鐵礦石的需求也不斷增長。從鐵礦石供應端來 看,主要來源便是國產礦及進口礦山。我國鐵礦石雖然資源總量相對豐富,但可供開發 利用的資源短缺。我國的鐵礦石資源總體呈現以下特征:一是鐵礦石資源品位較低,截 至 2021 年底,國產鐵礦石平均品位為 34.50%,低于世界鐵礦石品位平均水平;二是貧 礦多,富礦少,貧礦資源儲量占總儲量的 80%;三是中小型礦多,大型、特大型礦少; 四是礦石類型復雜,難利用的鐵礦多。

2000 年以來,隨著經濟高速發展,進口鐵礦石量逐年增加,并在 2016 年突破 10 億噸后, 始終維持在 10 億噸水平。于 2020 年達到最高值 11.7 億噸。2022 年我國進口成品鐵礦 石 11.07 億噸。

隨著鐵礦石進口量不斷增加,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2014 年首次超過 80%,最高在 2017 年達到 95%,并始終維持在 80%以上水平。自給率水平甚至低于石油、天然氣、 大豆、集成電路等重要進口物資。

我們認為,我國經濟仍然處于中高速增長中,而我國制造業占我國經濟結構比重較大, 因此鋼鐵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對于我國經濟發展意義重大。而鐵礦石作為我國鋼鐵工業重 要的原材料,解決我國鐵礦石自給能力同樣有著重大的意義。相較于我國近年來在石油、 天然氣等領域,集成電路等高端裝備領域做出的努力,相關鐵礦石資源自給率提升工作 重要性凸顯。

(三)進口來源地集中,且以海運為主

分進口國來看,我國鐵礦石主要進口國為澳大利亞、巴西、印度和南非。2022 年,我國 從澳大利亞、巴西、南非、印度分別進口 7.29 億噸、2.27 億噸、0.37 億噸、0.1 億噸, 占我國鐵礦石進口總量的 65.85%、20.50%、3.37%、0.92%。其中,澳大利亞和巴西兩 個國家占我國鐵礦石進口總量達到 86.36%。

我國鐵礦石進口主要來源于澳洲、南美等南半球地區,海運是主要運輸方式,航線上要 穿越太平洋、印度洋。其中,巴西鐵礦主要出口港以伊塔基港、圖巴朗港和塞佩蒂巴港 為主,分布在米納斯吉拉斯州和帕拉州。其中,伊塔基港位于馬拉尼昂州,是巴西最大 的鐵礦石發運港;圖巴朗位于圣埃斯皮里圖州,是世界鐵礦裝卸速度最快的碼頭之一; 塞佩蒂巴港臨近圖巴朗港。 澳大利亞是全球鐵礦石儲量和產量最大的國家,西澳的皮爾巴拉區是主要產地。澳大利 亞鐵礦石出口主要出口港分別是黑德蘭港、丹皮爾港和奧爾科特港。主要集中在澳大利 亞的西北沿海。

二、鐵礦石重要性得到高度重視

鐵礦石作為重要的工業基礎資源,保障能力尤為重要。鋼鐵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 性產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和“穩定器”,鐵礦石作為最重要的鋼鐵原材料, 對外依存度常年居高不下。在國際形勢復雜多變的形勢下,資源安全顯得尤為重要。我 國礦和鋼發展不同步,鐵礦石資源國內有效供給嚴重不足。在此背景下,2022 年,中鋼 協提出“基石計劃”,并呼吁將鐵礦石列為我國戰略性資源。

(一)“基石計劃”逐步推進,地位提升

2022 年 1 月,中鋼協向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四部委上報了 “基石計劃”,即通過國內新增鐵礦開發、境外新增權益鐵礦、廢鋼資源的開發,實現 對鐵礦石供給和價格的話語權。“基石計劃”旨在增加我國鐵素資源能源供應。計劃用 2~3 個“五年”周期,改變中國鋼鐵工業鐵素資源來源結構,提升自有資源比重,多元 化進口,保障供給安全。 2022 年 7 月 19 日,中國礦產資源集團有限公司成立,總部位于河北省雄安新區,是由 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獨資公司和國家授權投資機構。

2022 年 7 月 25 日,中國礦產資源集團有限公司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 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出席大會并為公司成立揭牌。 據新華社報道,組建中國礦產資源集團有限公司,是黨中央、國務院著眼于用好國內國 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增強我國重要礦產資源供應保障能力的重大舉措,對于保障產 業鏈供應鏈安全,促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從央企構成上看,我國已有專業從事有色礦產資源開發的:中國有色礦業集團、中國稀 土集團、中國鋁業集團、中國五礦集團、中國黃金集團。新成立的中國礦產資源集團定 位于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和影響力的世界一流礦產資源綜合服務企業,可以有效彌補鐵 礦石等其他資源保障功能。成立以來,已與國際三大鐵礦石生產供應商澳大利亞的力拓 與必和必拓以及巴西的淡水河谷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我們認為,中國礦產資源集團的 成立能夠有效助力“基石計劃”實施。

(二)國產礦增儲上量是關鍵,遼寧、四川省潛力最大

“基石計劃”提出用 2~3 個“五年計劃”時間,切實改變我國鐵資源來源構成,從根 本上解決鋼鐵產業鏈資源短板問題。到 2025 年,實現國內成品鐵礦石產量、廢鋼消耗 量和海外權益礦分別達到 3.7 億噸、3 億噸和 2.2 億噸,分別比 2020 年增加 1 億噸、0.7 億噸和 1 億噸。

根據自然資源部數據,2021 年中國鐵礦石儲量 161.24 億噸,其中遼寧等前 7 大省份儲 量合計占全國鐵礦石儲量的 72.11%。

全國總產量上看,自 2019 年以來,我國鐵礦石原礦產量逐步恢復,尤其是 2021 年實現 鐵礦石原礦產量 9.81 億噸,同比增加 1.14 億噸,增長 9.4%,較 2018 年的低點增長近 30%,時隔四年首次接近 10 億噸。2022 年我國合計原礦產量 9.68 億噸,維持高位。 從我國各省市鐵礦石原礦產量情況來看,河北、遼寧與四川是我國鐵礦石原礦產量前三 地區,2022 年產量分別為 40036.47 萬噸、15549.02 萬噸與 9966.12 萬噸,相較于 2020 年產量 32117.6 萬噸、13311.26 萬噸與 10796.36 萬噸,河北和遼寧已較 2020 年取得明 顯增長。其中河北是第一大鐵礦石生產省份,2019-2021 年的鐵礦石產量分別同比增長 21.5%、7.2%、24.9%,至 29952.2 萬噸、32117.6 萬噸和 40109.74 萬噸。河北省鐵礦石 產量與其鋼鐵第一大省地位匹配,但是從鐵礦石儲量和產量對比上看,遼寧和四川增產 潛力大。目前,遼寧省鐵礦石增儲上量工作已經啟動,2022 年 11 月 16 日,年產 1000 萬噸鐵精礦項目鞍鋼西鞍山鐵礦正式開工,該項目也是“基石計劃”國內鐵礦資源開發 工作的開端。

(三)政策友好,規劃加碼

2022 年 12 月 5 日,自然資源部礦產資源保護監督司司長鞠建華表示,“十四五”期間, 力爭鐵礦石年供應量穩定在 3 億噸左右(標礦),為我國鐵礦資源保障發揮基本支撐作 用。自然資源管理部門在鐵礦資源勘查規劃布局方面,將加快 25 個鐵礦資源基地建設 和 28 個國家規劃礦區勘查開發,推動形成以大中型礦山為主體的供應格局。

2022 年 3 月至今,為推進國內鐵礦項目開發,國家發改委、自然資源部已陸續與工業和 信息化部、財政部、生態環境部、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國家稅務總局等七部門相關司 局,以及遼寧、河北、安徽、四川、云南、山東、山西、黑龍江、甘肅、新疆等約十個 地方政府商討,以建立協調機制,摸底資源,了解項目推進難點。 通過梳理鐵礦石主要產地省份的 2022-2023 年政府工作報告及其(2021-2025 年)礦產 資源總體規劃,可以看出,全國多地已積極行動起來,在礦產資源勘查、建設大中型礦 產,提高自身鐵礦石資源儲備、增加開采能力、提升選礦技術等諸多方面提出了明確目 標。

中鋼協會提出的“基石計劃”,明確了提升國內礦產量、支持國內廢鋼回收和利用、在 防風險前提下加快海外礦開發三大舉措,因此我們預計未來鐵礦勘查投入將延續熱度。 2021 年,我國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固定資產投資額增長 26.9%,與鋼鐵業投資增速的匹配 度獲得提升。根據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礦業界相關數據,從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固定 資產投資情況來看,2022 年 1-12 月份,全國采礦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 4.5%,其中黑色 金屬礦采選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 33.3%,投資增長位居采礦業之首,增速比上年擴大 6.4 個百分點。1-12 月份全國采礦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長 21.4%,其中黑色金屬礦采 選業民間投資增長 27.9%,同比上年增幅擴大了 6 個百分點。可以看出,隨著政策扶持, 以及礦價維持高位,投資意愿在恢復。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無論礦價如何變化,對于礦產資源投資都要保證足夠的強度,才能 保證產量穩定持續放量。針對國內鐵礦石成本偏高問題,需要政策端給予足夠的長期扶 持,提升競爭力,才能保證國產鐵礦石安全保障能力提升。比如礦山企業稅負過重等問 題需要進一步解決。全國人大代表趙民革以首鋼礦業公司為例表示,公司涉及的稅費主 要有增值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礦產品資源稅、水資源稅、環境 保護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車船稅、企業所得稅、契稅、殘疾人就業 保證金、水土保持補償費等。“近幾年,噸鐵精粉承擔稅費(不含增值稅)比例約為 22.12%,高于國外鐵礦稅負”。反觀國外,澳大利亞卡拉拉礦稅費負擔率為 4.5%,巴西 稅費負擔基本在 10%左右,美國、加拿大個別州鐵礦企業的稅費負擔率 6.5%。

(四)有效提升海外權益礦

根據我的鋼鐵相關報道,“幾內亞當地時間 3 月 19 日,幾內亞政府官方社交賬號披露已 于 3 月 18 日舉行了西芒杜項目復工儀式,西芒杜項目正式步入實質性開發。該項目位 于幾內亞東南部的凱魯阿內省,鐵礦石平均品位達 66-67%,預估鐵礦儲量 22.5 億噸, 是已知同類礦床中世界之最。在滿產情況下,預計每年可出口成品鐵礦石約 1.2 億噸。” CTG(跨幾內亞公司)由幾內亞政府、WCS(贏聯盟控股公司)、Simfer 于 2022 年 7 月 27 日在幾內亞首都科納克里成立,作為主導西芒杜基礎設施開發的重要合資公司,其中 WCS、Simfer 持股各 42.5%,幾內亞政府持股 15%。寶聯體投資進入后,寶聯體通過持 有 WCS 的股份后穿透持有 CTG 公司股權 20.825%。跨幾內亞公司成立標志著西芒杜北 部區塊(1、2 號區塊,WCS 持有)與南部區塊(3、4 號區塊,Simfer 持有)正式聯手 致力于整個西芒杜鐵礦基礎設施的開發。

寶聯體是寶武牽頭擬與國內主流鋼廠、基礎設施建設者和戰略投資者共同組建的投資西芒杜北部區塊項目的聯合體公司。寶聯體擬投資進入贏聯盟控股公司,并在項目建設期 持有其全資子公司 WCS InfraCo 和 WCS MineCo 兩公司 49%股比,同時,將在運營期增 持 WCS MineCo 股比至 51%。 WCS(贏聯盟控股公司)是由韋立國際集團(50%)、魏橋鋁業(50%,隸屬中國宏橋集團) 組成的聯合體,在幾內亞擁有年 5000 萬噸規模鋁土礦開發和 120 公里達圣鐵路建設與 運營經驗,并在港口、轉駁、遠洋運輸等方面具有運營經驗。 Simfer 公司的股東為中鋁鐵礦控股有限公司(47%)和力拓集團(53%)。中鋁鐵礦控股有 限公司的股東為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75%)、寶武資源有限公司(20%)、中國土木 工程建設公司(2.5%)和中國港灣工程公司(2.5%)。 今年 3 月 15 日,中國寶武官網稱,幾內亞政府和項目投資方在幾內亞首都科納克里簽 署了基礎設施 La Compagnie du Transguineen 公司(CTG)股東協議,這是繼 2023 年 1 月 13 日幾內亞總統府代表團商務訪問寶武后,西芒杜項目又邁出的重要一步。


wap m